自动化生产线计划
日本芯片制造商Rapidus表示,其正在日本北部建设芯片工厂,计划借助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,打造一条全自动化的2纳米芯片生产线,该生产线旨在满足先进人工智能应用的需求,若取得成功,将极大助力满足市场对先进芯片的巨大需求,还会为芯片领域注入新活力。
公司计划明年着手进行2纳米芯片原型制造工作,然而最早到2027年才能实现量产,在此期间有许多工作要做,包括众多技术难题和设备调试等,量产时间点有诸多不确定因素,能否按时完成值得关注。
攻坚工程师难题
Rapidus是日本倾力打造的先进晶圆代工厂,它的首条产线把目标定为2纳米,然而日本存在芯片工程师短缺的状况,在这种情形下,要是想提高生产效率,采用可行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是很有必要的,不然的话,人力不足可能会严重限制生产线的建设以及芯片的制造。
Rapidus面临着困难,不过它有自身的优势。日本有不少本土自动化供应商,比如欧姆龙、雅马哈发动机等。英特尔曾在日本寻找合作厂商来提升后端工序的自动化程度。这说明日本在自动化领域有一定基础,能够帮助Rapidus解决工程师短缺问题。
量产时间存变数
按照计划,明年会启动2纳米芯片的原型制造工作。明年是非常关键的时间节点,该芯片原型制造的成果,会对后续量产进程起到决定性作用。不管成功还是失败,都将受到行业的高度关注,而且其面临的技术挑战不能被轻视。
最早到2027年才会开始量产,这期间还有几年时间。现在科技发展速度非常快,在这几年里芯片领域可能会出现巨大变化。其他竞争对手有可能推出更先进的技术和产品,这会让Rapidus面临更大压力,量产时间会不会因为各种问题而延迟还不确定。
对比光伏行业变化
在光伏行业,全球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,各个国家都出台了新的政策。虽说行业近期存在“寒气”,不过也有积极的边际变化。落后产能被清理出去了,更多大型光伏制造项目被列入了规划。例如在2023年,中国光伏制造环节的总投资接近7000亿元,由此可见这个行业的投资热度。
当前,国内光伏行业供给端规模依旧十分庞大,正承受着产能清出的严峻压力 。预计今年新增装机速度将会放慢 ,这与Rapidus所处的芯片行业面临的状况不同 。一边是产能过剩需要清出 ,另一边是在全力提升产能 ,二者形成了鲜明对比 。
全栈技术公司融资
具身智能公司千寻智能,近期完成了融资,融资金额接近2亿元,此次融资属于种子轮加天使轮,该公司拥有AI加机器人生产力级全栈技术能力,这笔资金将助力公司后续发展,让其在竞争激烈的科技市场中更具底气。
融资完成以后,千寻智能会全力投身于技术研发工作,还会专注致力于场景落地,打造出通用智能机器人平台,这个平台能够胜任各种各样的任务,这和Rapidus运用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生产线相类似,都呈现出科技领域依靠新科技提升自身能力的趋势。
SSD需求飙升
最近两个季度,AI需求大幅升温,与AI服务器相关的客户,向供应商提出进一步加单的要求,加单的产品是企业级固态硬盘,AI的快速发展使固态硬盘需求急剧增加,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变化。
上游供应商开始加快制程升级的速度,他们打算推出2YY产品,并且预计在2025年实现量产。TrendForce预测,今年与AI相关的SSD采购容量会超过45EB,在未来几年中,AI服务器有望让SSD需求年增长率平均超过60%。这意味着行业发展前景不错,对芯片等相关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。
你认为日本Rapidus公司的那条2纳米生产线,它是全自动化的,能够按时实现量产吗 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,也请为这篇文章点赞 ,并进行分享 。